Page 159 - 散文《泸西记》
P. 159

每到火把节,便随着火焰苏醒。
      汉族的火把节传说则流淌着忠义的血脉。阿南夫人在丈夫死

后,拒绝贼人的威逼,纵身跃入火海;慈善夫人将铁钏系在丈夫
臂上,凭此在松明楼的灰烬中寻得遗骸。光绪年间的《昆明县志》
里,这些文字早已化作矣邦池畔的风,吹进泸西的街巷,让火把
节多了份悲壮的色彩。在《泸西县志稿》里,泛黄的书页记载着
民国时期的火把节盛况:县城南门外的八腊祠香烟缭绕,农民们
抬着整猪整羊向虫王菩萨敬献五谷,祈求风调雨顺。这些跨越民
族的传说,如同交织的丝线,共同织就了火把节的精神经纬。

                                             2
      十一岁那年的火把节,是被一场大雨和一只野兔搅乱的。我
和表弟冒雨从习甲村的外婆家去凤舞村看“抬跤”,在山林躲雨
时,一只野兔突然从脚边窜出,惊得我心跳漏了半拍。回到外婆
家,暮色已浓,院子里飘着松枝火把的清香。外婆手持小钉耙,
从院外一路耙地至屋内,口中念念有词:“我的老忠唉,山坑山
洼你莫在,江河湖海你莫在 ......”她声音里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
仿佛穿越时空,将四散的魂魄轻轻收拢。她剪下端阳节戴的“白素”
投入火盆,火苗窜起的瞬间,递给我一枚“叫魂蛋”。剥开蛋白,
一只兔子的图案若隐若现,宛如神迹。这个场景后来无数次在我
梦中重现,成为我与火把节最初的羁绊。
      厨房飘来“剁糁”的香气,母亲正将嫩南瓜、鲜洋芋切成碎末,
案板上跳跃的金黄翠绿,混着老火腿的咸香,在铁锅里翻炒出滋
滋的声响。这是汉族火把节独有的仪式,不过分熟透的馅料,要
用来包成鼓鼓囊囊的包子。蒸笼揭开的刹那,白雾升腾,裹挟着
五谷丰登的祈愿,填满整间屋子。农家人还会宰杀红公鸡,连同
包子、杂烩糁菜祭献田公地母、牛王马祖。往昔,泸西城郊的农
民会前往翠屏山八腊寺敬献虫王菩萨,养牲畜的人也会到马(牛)
王殿、水草殿虔诚祭祀,袅袅青烟里,是对土地最深沉的敬畏与
依赖。

                                         - 157 -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