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散文《泸西记》
P. 152

围海造田,并修建机械闸拦洪挡流。在下游凿穿隧洞以排洪泄流:
自 1958 年开挖知府塘隧洞起,至 1970 年工农隧洞竣工投入泄洪
运行。这些有力措施,彻底改变了中枢坝子十年九涝的自然灾害,
使中枢坝、挨来坝,成为泸西的“鱼米之乡”。但是,从此也消
逝了矣邦池美丽的湿地景观。再后来,城东工业的污染、翠屏山
的炸石、紫薇山的挖砂、环浦山的墓葬、九华山的毁林 , 特别是
1953 年至 1958 年的拆毁城墙,人为的破坏了泸西县城优美的宜
居环境。

      随着泸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泸西人民痛定思痛,建
设实力泸西、美丽泸西、幸福泸西,成为众望所归。在 2012 年
十二届二次党代会上,泸西提出了“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
西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以“高原至美,花荟泸西”为形象定
位,聘请高端策划机构完成了《云南泸西高原花园城市发展战略》
策划,并通过充分讨论和实践,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加快建设高
原花园城市的共识,坚持以“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理念
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经营城市,在探寻“美”的道路上
孜孜以求,用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开发城南、带动城北、盘活城中、改造城东、延伸城西”,
这是泸西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了打造高原花园城市,泸西县
以文笔山(翠屏山)—黄草洲(矣邦池)—灵龟山“城市客厅”
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休闲旅游城、新型产
业城、花园健康城“一市三城”城市格局,着力打造阿庐古洞-
文笔山(翠屏山)-黄草洲(矣邦池)-江头村-白水塘生态城
市体验圈和中大河生态农业观光长廊,把森林、景区搬入城市,
使城市建设与生态旅游充分融合,让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
以城促旅,以旅兴城,城旅一体,互动发展。

      2014 年 3 月,泸西县人民政府又委托昆明设计研究院编制《黄
草洲片区水体景观详细规划》。规划面积 1.82 平方公里。水体景
观规划布局:“三山三带”、“一轴一水”。三山:福——蝙蝠
山休闲生态园; 禄——文笔山(翠屏山)水人文园;寿——灵龟

                                  - 150 -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