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散文《泸西记》
P. 149
的无数诗章。明成化十七年,知府贺勋写下“云散芙蓉露玉颠,
四时花木尽争妍;烟霞古洞苍苔合,仙境分明不浪传。”描绘其
山川秀美,四季如春,阿庐古洞,真乃人间仙境。明代大旅行家、
地理学家徐霞客游,用十天的时间,游历了广西府,他登临秀山
远眺,进入阿庐古洞考察,把泸西的秀美写进了《徐霞客游记》
之中。1987 年阿庐古洞开放后,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从此,云南
第一洞——阿庐古洞,名扬世界,成为泸西对外开放的一张“世
界名片”。令多少仁人志士、墨客骚人为之倾倒。琼瑶的“奇山、
奇水、奇洞、奇观”,一个“奇”字,道出了阿庐古洞的神韵所在,
令无数游人流恋忘返。
泸西,民族风情浓郁,宗教遗存众多。汉、彝、回、苗、壮、
傣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虽然各民族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但
却顽强地保留着各自的独有风格。撒尼的虎舞、大三弦、霸王鞭,
白彝的羊头鼓舞、《创世纪》古歌谣,阿乌的兵器舞,壮族的虫
茧巴乌,苗族的芦笙舞,穿越了时空,从远古走来。情谊深沉的
酒歌、姑娘房和具有喜庆气氛的闹姑爷、猜新娘、哭嫁歌等风情
万种,更有祭山、祭祖、祭龙等祭祀活动,使人如痴如醉,阿庐
工艺中的刺绣、剪纸、木雕、石雕和珍贵字画、瓷器、青铜器、
碑刻等历史文物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红墙碧瓦壮南天,“三庵、
六阁、七寺、八庙”成为泸西文化遗存的代名词。儒、释、道、
伊斯兰和天主教等庙堂抬头可见,烽火台、驿站、哨所、铸币和
矿冶遗址、土官祠等名目尚存。难怪古籍中称泸西“山川郁积磅
礴之气;名胜绣景不可胜数;古迹林立错落不胜枚举”。
泸西,灵山秀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亿万载运变虚室”
形成的“珠玑映媚”、“星汉瑶宫”等奇幻江山图,到“数千年
土著拓疆”的“丰功显赫”、“浩气横空”的峥嵘开发史,再至“弥
勒部”、“师宗部”、“吉输部(今吉双乡)”等三十七蛮部的
石城会盟,多少英雄豪杰为之热血洒春秋,无数文人雅士因之沤
心咏诗文。唐朝臣、张保和、吴永安鹰扬桑梓;彝将张冲,“三神”
将军,荣军神、盐神、水神于一身,是泸西的气壮与骄傲;陈王庭、
- 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