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散文《泸西记》
P. 146

朗书声。我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悄然流逝。我那 20 多个年少的
 学生啊,如今你们又在何方?

       临走时,我掏出手机,对着庵内的三块残碑和大殿屋檐下刻
 有诗文的两个柱础石礅拍照留存。正是这些文字,让我知晓了紫
 芝庵“始建于明,重修于清”的历史。

       《重修紫芝庵常住碑记》为康熙己丑(1709 年)十月,由举
 人杨仁育撰文,“泸西后学”杨九德题额并书丹,最有文物价值,
 “泸西”一字,在碑刻中最早出现,距今有 300 多年历史。碑文
 中提及在神仙法术中有“辟谷”与“服食灵芝”之法,昔有“正视”
 乘道人在此得此玄妙,结茅屋而居,与野鹿为邻,虽无耕作与僧
 粮,却面色如常,疑似服食“灵芝”之故。而隐居于此的陈菊潭(陈
 王廷)与道人结为知交,同修灵芝服食之法。因灵芝可延年益寿,
 此庵便以“紫芝”为名。当时众人欲积力建立永久基业,然工程
 未竟,道人羽化。幸得村人纪朝选等贤士会同善信与僧人“付参”,
 继承遗志重修。建成后拟供奉佛像,又有檀越“毕玉”等信众捐
 客田以续香火。此碑体现了当时佛道融合的文化特征,也见证了
“百菊”诗人陈王廷在此隐居和紫芝庵的发展渊源,其蕴含的故事,
 为紫芝庵增添了神秘而厚重的历史色彩。

       《重修紫芝庵大门记》由泸西清末举人詹太和撰写,记载了
 紫芝庵因乾隆初旧址狭窄改建,后经战乱半成废墟,周兴仁等人
 集资修复大门的过程;《重修紫芝庵并塑诸神像记》由云南陆军
 中校窦家宾撰写,讲述了紫芝庵始建于明、续修于清,因年久颓败,
 周兴仁等倡首,众人捐资重修并重塑神像的事迹。

       最为难得的是两个柱础石墩上的诗文,四面皆有,为飨读者,
 现抄录如下:

       其正面为:
                         紫芝庵中清风飘百代,
                         三圣殿下明月照千秋;
                         诸圣降临诗句成沧海,
                         众姓虔诚苍石作泰山。

       其余三面,刻有南宋时翁森《四时读书乐》诗:

                                   - 144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