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散文《泸西记》
P. 144

在《泸西县志》上抄读了五首,其诗颇具陶渊明般的隐者气概。
我也曾到百菊村寻找陈菊潭的后人,询问《菊谱新诗》的下落,
得知好多年前被县文化馆征集走了。

      2003 年 10 月,我从泸西一中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再次打听《菊
谱新诗》,知情人说收藏在文物管理所。此时文物管理所已独立
成为一个单位,不再归属文化馆,既是“文物”,我也不便过多过问。

      2005 年秋,在县委领导的关心下,经宣传文化部门多方寻觅,
终于寻得《菊谱新诗》的手抄复印本,不过有所残失,仅收录菊
花诗 98 首。后来我又在《民国泸西县志稿》上寻得另两首,这
才集成“百首”。此后,我利用工作之余,花费近两年时间,引
经据典,为这些诗作注释。

      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探索,我终于对陈菊潭和《菊谱新诗》
有了全面的认识。陈菊潭,名陈王廷,字冰素,自号“菊潭”,
泸西县午街铺阿梭白村人,生于明朝天启二年(公元 1622 年)。
他自幼刻苦攻读,才华横溢,心怀经天济世的远大志向。

      南明永历十一年(公元 1657 年),陈王廷参加了永历丁酉
年在昆明举行的科考,却仅中副榜。科场失意,加之明朝灭亡,
时局动荡,他遂弃学隐居于逸圃天马寺,立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与诗友李佐明、全五伦等纵情山水,诗酒往来,讥讽时弊。清康
熙三十一年,陈王廷 70 岁时,搜集诗作,编成《菊谱新诗》,
共 100 首。作者在自序中写道:“菊,花之隐逸者也,静于山,
淡于水。潇洒风雨,啸傲烟梦,御冷冲寒,有傲雪凌霜之概。鄙
人性懒情疏,骨多傲气,隐处涧谷,放浪溪山,四十余年,大有
似于菊,故自号菊潭”。他的菊花诗虽不像黄巢“我花开后百花
杀”“冲天香阵透长安”那般睥睨天下的霸气,但也有针对吴三
桂之流的“黄袍何得妄加身”的犀利之语。“人间只有黄金贵,
不重精英五色毛”表达了他对世态的愤懑与鞭挞;《白菊》中的“鹤
胎养就雪精神,冷淡能全峻洁身”,《粉菊》中的“家寒只许留
清白,有甚铅华上脸来”,则是他孤高傲岸、玉壶冰心的自我写照。
而“闲催玉兔敲灵药,济困扶危不费钱”以及“公道世间惟白发,
佛爷头上不曾饶”,是他对世风日下和人生苦短的呐喊。

                                  - 142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