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散文《泸西记》
P. 107
学宫,著有《五峰亭集》;全五伦孤贫力学,为官有贤声,归乡
后优游林下,著《洗炭白集》;陈王廷博学多才,因不满时局隐居,
著《菊谱新诗》。可惜的是,除《菊谱新诗》外,其余两部诗集
已散佚,令人惋惜。
2
天马香泉的美景,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在前人诗文中,这里
溪流潺潺,终年不竭,泉水清冽甘甜;古木参天,修萝垂挂,危
岩怪石,相映成趣;桃花灼灼,秋菊傲霜,翠竹幽兰,清香四溢;
更有唐仙遗迹,增添神秘色彩。文人雅士在此挹泉烹茗,踞石观云,
吟诗联句,悠然自得;或于香泉寺赏雪,于观海楼望水,于醉桃
轩待月,尽享闲适时光。
在隐居天马山的众人中,唐文显和陈王廷最为出名。唐文显
修道成仙的传说家喻户晓,周边落鹤山、望仙桥等地名皆因他而
起。陈王廷,字冰素,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 年),自幼刻苦攻
读,才华横溢。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 年),他中副榜。南明灭
亡后,陈王廷弃学隐居逸圃天马寺,与诗友纵情山水,诗酒唱和,
讥讽时弊。清康熙三十一年,70 岁的他将诗作集成《菊谱新诗》,
共百首。他在诗序中以菊自喻:“菊,花之隐逸者也,静于山,
淡于水。潇洒风雨,啸傲烟萝,御冷冲寒,有傲雪凌霜之概。鄙
人性懒情疏,骨多傲气,隐处涧谷,放浪溪山,四十余年,大有
似于菊,故自号‘菊潭’。”其诗中既有对吴三桂之流的批判,
也有对世态炎凉的愤懑,更有对自身品格的坚守,意雅词新,含
蓄凝练,寄托深远,时人评价极高,抄传甚广。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陈王廷寿终故里,享年 81 岁。后人为纪念他,将其村名
改为“百菊村”,其《菊谱新诗》更被称为“中华第一菊花诗”。
3
逸圃除了文人隐士,还有两位义士子冼和哈洒,他们的事迹
被载入《广西府志》《古今图书集成》和《云南通志》等史籍。
- 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