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散文《泸西记》
P. 111

载:广西府乃滇东南边陲要害之地,东邻水下沙彝,西近圭山巢
 寇,南连路南(今石林),北接陆凉(今陆良)……旧时为矣邦、
 生纳二村,由土官掌管。

       万历《云南通志》和天启《滇志》中,均载有明万历元年
 (1573 年)正月陈时范所著的《广西府筑城记》。文中记述,明
 成化十七年(1481 年),广西府改土归流,第一任流官知府贺勋,
 在“生纳”和“矣邦”二村之间,始建土城。

       然而,“生纳”和“矣邦”究竟位于何处,并无具体文字资
 料可考。泸西有个“护印村”传说:明成化年间,广西府最后一
 任土知府昂贵,将知府衙门从今天中枢镇的胜利小学附近,迁至
 永宁城子,重建府城,这便是“城子”得名之由。到了城子后,
 发现知府大印不见,急忙派人沿路寻找。寻至原衙门处,见家中
 黄狗死于衙门下,拉开黄狗,其身子紧紧护着知府大印。为纪念
 这只“义犬”,此地便改名为“护印村”。依据贺勋筑广西府城
 的位置推测,“生纳”村大致就是西门外的“护印村”,即如今
 胜利小学一带。

       那么,“矣邦”又在何方?康熙《广西府志 • 山川》记载:“矣
 邦池,一名龙甸海,在府治东南,周三十余里,其水源西出阿庐
(今泸源),东出骑鹤、紫薇二山之麓(今皮家龙潭和坝心龙潭),
 弥勒吉输(今吉双乡)诸水秋泛,汇而为池。”由此可推,“矣邦”
 村所处位置,便是现在的龙甸村。

       “矣邦”为彝语名称,“矣”意为“水”,“邦”表示“山”,
 在彝语中,“邦”还有“庙”之意。故而“矣邦”即“山下有水之地”
 或“水边有庙之处”,这里的“庙”指“龙甸都土地庙”。“龙
 甸”是汉语名称,“龙”源于龙甸村前的“龙岛”,“甸”意为“郊
 外”,“龙甸”即“广西府郊外有龙岛的地方”。综合来看,“矣
 邦”的位置应是今日的龙甸村。如此,贺勋知府始建的广西府“土
 城”,便位于“胜利”与“龙甸”之间,即现今泸西老城区的位置。

       随着时光流转,土城逐渐倾圮。隆庆五年(1571 年),知府
 戴时雍奏请将土城改为砖石城,城墙周长七百二十四丈,高一丈

                                          - 109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