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散文《泸西记》
P. 108
子冼和哈洒为大逸圃夷民,为人刚直诚信,急公好义。明万历年间,
天大旱,数月无雨。二人登上村后拱山顶祈求降雨,十余日无果
后,他们脱下衣服,披头散发,赤身裸体在烈日下哭泣跪拜。乡
亲们纷纷劝阻,妻儿也跪地哀求,二人却不为所动,立下以死祷
告的誓言。最终,二人被烈日暴晒而死。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乡亲,
尸骸下葬后,天降甘霖。此后,每逢天旱,村民到二人坟前祭拜,
必能求来雨水。官府听闻后,在拱山建亭立碑,赞颂他们“以死
勤事,祷应甘霖。御灾捍患,德在于今” 。
如今,子冼、哈洒墓塚封土已不明显,碑亭也不复存在,仅
存一块残碑,记录着他们当年的义举。明万历年间,泸西有两件
大事广为人知:一是修筑永惠坝,体现了人们主动改造自然的决
心;二便是子冼、哈洒祈雨而死的义举,二者皆在泸西历史上留
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
乾隆《广西府志》记载了唐文显的传奇故事。唐文显生活于
明崇祯年间,最初隐居于天马山脚下的溶洞旁,因常装疯卖傻,
被人称为“唐疯子”。隐居一年多后,妻子寻来,他将妻子绑在
树上后离开,后又隐居于桃笑山。传说桃笑山石壁洞穴中的石花,
便是他的汗渍。李纯嘏的《唐仙歌》中说,唐文显以卖柴为生,
最终被沙定洲小兵金三所杀,“兵解”成仙,跨鹤西游。
天马山唐文显隐居处被称为“初隐岩”,石崖上刻有“仙基”
二字,岩溶洞口有“别有洞天”题刻,香泉之上则有民国泸西县
长聂晶品所题的“香泉洗心”。这四字不仅赋予香泉诗意,更引
得无数人向往在此洗净心灵,归隐山林。
香泉寺自建成后,历经多次修葺。光绪七年《重修碑记》记载,
当时殿、堂、亭、阁尚存;文革期间,玉皇阁、观海楼等建筑被拆毁;
此后,又曾被用作废旧钢材加工基地。如今,香泉寺现存前院、
后院,有山门、大殿、厅房等建筑,经民间修缮,得到一定保护。
香泉寺山门为门楼式结构,前为门,后为楼,歇山顶,主脊
- 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