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散文《泸西记》
P. 103
俯瞰数十里。春日繁花似锦,秋日水天一色,文人雅士常在此小
酌赋诗,听渔歌互答,观舸艇往来,清风拂面时,恍若置身仙境。
每逢祭祀之日,士绅云集,礼乐齐备,这里便成了一方文化圣地。
历代文人对秀山多有题咏。王膺天写“山入城越秀,云连鹤
岫平”,道尽山城交融之美;周采笔下“奇峰矗立秀峥嵘”,描
绘出秀山的雄伟气势;魏文锦的“清暑倚钟秀,伴宫借鳣坛”,
则充满了文人雅趣。到了民国,胡道文以“城郭烟笼澹,松篁滴
露馀”,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山城画卷。而孟家宗的《钟秀公
园长联》,更是气势磅礴,将泸西的山水人文、历史豪杰一一写尽。
这些诗文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秀山六百年的文脉。可
惜时光无情,许多佳作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所幸民国二十八年
(1939 年)的《钟秀公园落成记》石碑,至今仍在钟秀楼前默默
诉说往事。碑文详细记载了公园的修建历程:1935 年,地方官绅
商议开辟公园,因经费不足中途停建;1938 年,在滇军营长方平
宇的倡导下,众人齐心协力,不仅修缮了奎星阁、盘龙寺,还修
建了山间道路。从此,这座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小山,真正成为了
市民的休闲之所。
钟秀公园内,最宏伟的建筑当属泸西文庙。这座始建于明成
化年间的古建筑群,历经多次迁建与损毁,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年
间重建。文庙依山而建,层层递进,从照壁、泮池到灵星坊、大
成门,再到先师殿、崇圣殿,中轴对称的布局庄严肃穆。照壁上“太
和元气”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泮池边的青石栏杆上,雕刻着栩栩
如生的动物图案。先师殿内,明代的孔子牌位精美绝伦,云龙纹
镂空透雕,红地金漆,尽显尊贵。殿前的勾栏月台,见证了数百
年的祭祀大典。
春风阁是秀山的标志性建筑,原名奎星阁,始建于 1693 年。
这座三檐六角攒尖顶的楼阁,屋面铺着黄绿相间的琉璃瓦,檐角
高挑,宝瓶立于顶端。十二根檐柱撑起整座建筑,雕花格子门与
花窗设计精巧。可惜 1993 年,一场大火将其化为灰烬;两年后,
人们按照原貌重建,才让这座承载着泸西记忆的楼阁得以重生。
- 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