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散文《泸西记》
P. 99
族图腾;先秦时,其地位远超龙,代表帝位与皇权;直至汉朝,
刘邦以龙象征皇权后,龟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太子、宰相、大
将军的官印仍采用龟钮金印 。南北朝时,出现龟驮石碑,最初仅
供皇族使用;唐代武则天规定,五品以上高官佩戴龟袋作为身份
标志,皇族及重要文件公示所用的石碑,也多采用龟蚨碑 。然而,
自元朝起,龟的地位急剧下降,到明朝,用“乌龟”骂人已成极
重的侮辱。不过,历史上众多与皇族相关的龟蚨碑依然矗立,见
证着龟曾经的尊贵。明代中期,为区分乌龟与驮碑的形象,人们
编造出“龙生九子”之说,称驮碑的“赑屃”为龙的长子,能驮
负三山五岳,成为灵禽祥兽的代表,龟蚨碑也因此更显尊贵。
在佛教文化中,乌龟同样意义非凡。《法句譬喻经》以“龟
藏六”比喻参禅之人应守护六根,如同乌龟将头尾和四肢藏于甲
中,避免六根被六尘所扰,此即“六根清净”之意 。佛经中常用
金龟比喻佛性,寓意佛性能在生死与涅槃之间自在遨游,如同龟
能在水陆间自由活动 。水天之神常以龟为坐骑;“盲龟浮木”用
以形容人身难得;“枯龟丧命”警示锋芒过露的危害;“乌龟子”
则曾指代法席下愚昧的参禅者 。此外,佛经中还有乌龟收集碎金
报恩的故事。正因乌龟象征吉祥长寿,适合放生,所以佛寺中常
设有乌龟放生池。泸西灵龟山广福寺的建立,正是源于乌龟与佛
教深厚的渊源。昂、赵两家作为当时广西府的最高执政者,为满
足乡民精神需求、教化民众,携手建寺并赐名“广福”,这份善
举着实难能可贵。
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频繁轰炸昆明,往返途中常飞越泸
西上空。为警示市民躲避空袭,民国政府将广福寺的铜钟迁至县
城老衙门,用作报警。自那以后,这口铜钟再未回到广福寺,最
终下落不明。听闻如今它悬挂在昆明圆通山脚的圆通寺内,但我
内心始终不愿相信。那敲响了数百年的“东寺晓钟”,难道真的
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常常想,没有了五更钟声的唤醒,
- 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