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散文《泸西记》
P. 100
沉睡的人如何能从梦中醒来;而清醒的人,又怎能在寂静中安然
入梦?
此后,广福寺历经风雨侵蚀与战乱动荡,寺内珍藏的古今名
人字画散失殆尽,曾经红墙碧瓦的辉煌建筑,也因年久失修,逐
渐失去光彩,走向倾颓。1949 年,泸西解放,寺僧还俗,佛像被毁,
只留下空荡荡的殿宇楼阁,在风中诉说着往昔的沧桑。1958 年,
天灾人祸致使众多百姓饿死,幸存的孤儿被安置在广福寺,这里
成为儿童福利院(孤儿院),后来又变为省水电设计院。1976 年,
灵龟山广福寺改为中共泸西县委党校校址,原主殿因年久损毁,
在原址上建起钢筋水泥建筑。2003 年 2 月,县委党校并入泸西教
师进修学校,迁至城隍庙(现洪剑财富中心),灵龟山上的建筑
再度闲置。几位执着的善男信女重新供奉神佛,然而,微弱的油
灯已无法照亮荒草丛中那些硕大的柱础石礅,曾经的辉煌终究难
以重现。
所幸,灵龟山上的树木一直得到妥善保护,依旧郁郁葱葱,
成为鸥鹭飞鸟的栖息乐园;石阶旁粗壮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每
当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诵读前人的华美诗文;
那三块历经风雨的石碑,尽管字迹模糊,却依然顽强地向游人诉
说着山寺往昔的辉煌;寺前的潭水,还保留着些许龙甸海(矣邦池)
的神韵,碧水倒映着灿烂的桃花与清幽的竹影;灵龟山四周的农
田,荷叶田田,莲花绽放,一茬又一茬,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东寺晓钟”的盛景,伴随着龙甸海、矣邦池、泸川之水的
变迁,悄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那悠扬的钟声,却永远回荡
在我的心间,每一次回想,都让我内心纠结、心痛。它不仅是一
段历史的见证,更是泸西人难以忘怀的精神记忆,即便景观不再,
钟声却永远在文化的传承中回响,提醒着我们铭记过去,珍视当
下,展望未来。
- 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