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散文《泸西记》
P. 97

当尘世的喧嚣让人烦躁,生活的重担令人疲惫,人们总会想
起灵龟山那四面环水、云雾氤氲的仙境。于是,出东门,至佛照
村(今寺门前),驾一叶扁舟,于龙甸海的碧波中悠然前行。船
桨划动,欸乃声响,不多时便抵达灵龟山广福寺。上岸后,沿着
石阶缓缓而上,踏入寺门,虔诚地步入大殿,双手合十,点燃一
束檀香,伏身跪于蒲团之上。刹那间,佛号声声,青灯黄卷相伴,
木鱼经声萦绕,心灵的褶皱被悄然抚平,所有的浮躁与不安皆烟
消云散。在佛祖慈悲的注视下,凝神屏息,忘却尘世烦恼,看淡
人生挫折,心灵得到彻底的解脱,人性也在此刻得到升华,时间
仿佛在此凝固。

      而后登上云会楼,极目远眺,天地辽阔。浩渺泸川见证着岁
月流转,天光云影映衬着奇树幽花。清风拂过耳畔,吹散了世间
纷扰,让人忘却了荣辱得失。心中的纠结渐渐舒缓,久违的笑容
重新浮现,或许在袈裟僧侣的虔诚祈愿中,兴致所致,便挥毫泼墨,
留下诗文佳作。

      我时常沉浸于这样美好的想象中,仿佛看到历代迁客骚人慕
名而来,在这座精神家园里,一次次完成心灵的朝圣之旅。

      明崇祯四年(1631 年),被罢免南京御史官职、贬谪至广西
府任知府的张继孟来了。他留宿广福寺,对这里的景致赞赏有加,
以苍劲有力的章草字体,在广福寺山门上题写“招提境”三字,
高度肯定了广福寺作为十方住持寺院的重要地位,正如他为阿庐
古洞题写“奇观”一样,留下珍贵墨宝。

      南明最后一任广西府知府包嘉允也来了。五更时分,山寺钟
声穿透晨雾,响彻云霄,让他顿感心神澄澈,名利之心荡然无存,
不禁感慨“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并写下《东寺晓钟》一
文,自此,“东寺晓钟”的美名广为流传,引得后人吟咏不绝。

      九溪寺主持隆慧来了,留下《寓广福寺》一诗:“灵龟山上
梵王宫,终日谈禅觅旧踪;玉带何须门上锁,紫纱不用壁间笼。
无名野鸟啄空碧,得意庭花绘色红;识破机关无一语,许多妙谛
现前供。”钟灵元位来了,吟诵《游广福寺》:“寺近邦池夏亦凉,

                                          - 95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