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散文《泸西记》
P. 94
远逝了东寺晓钟
1
泸西县城东郊,静卧着一座高约四五十丈的小山,其形若龟。
往昔夏秋水涨时节,龙甸海(即矣邦池)碧波浩渺,登至山巅远
眺,此山恰似一只灵龟,于湖波中逆浪而行,形态逼真,栩栩如
生,故而得名“灵龟山”。山上奇花异草终年散发馥郁芬芳,青
松翠竹四季苍翠欲滴;湖中游鱼嬉戏,水面鸥鹭翩跹。驻足山巅,
向南望去,三十余里泸川水域尽收眼底,浩浩荡荡,湖光山色相
互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画卷。正因如此,前人诗文多有记述,将
此地盛景称为“灵龟出匣” ,视为泸西一大奇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赐予泸西这座“灵龟山”,并在此诞生
了泸西第一座佛寺。自此,泸西的宗教文化蓬勃发展,寺庙殿宇
如繁星般遍布,仅县城及周边,就有“三庵、六阁、七寺、八庙”
。这些寺庙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成为泸西人心中的骄傲,每每谈及,
皆面露自豪之色。
如今,灵龟山依旧苍翠葱茏,然而山上的广福寺却早已面目
全非。唯有遗留的三块断碣残碑,虽历经风雨侵蚀,字迹斑驳,
却仍隐约透露出山寺的历史脉络。
道光三年(1823 年)九月,广福寺所立的《遵示勒石》“严
禁盗伐树木保护丛林”碑记载:“……此山场(灵龟山)系元统
元年(1333 年)昂普德施入……”。昂普德,这位元朝广西路(今
- 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