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菊畹村史
P. 48

砍各村集体树作电杆,请供电所师傅做技术指导,村民投工投劳从老

              风洞(接中三线)架 10 千伏输电线进上三村。输电线路从老风洞到烂


              泥箐转至毕块,由毕块再从大箐中间穿过而下进我村。

                    电通了,村民第一次用上电灯照明,从此结束了祖祖辈辈油灯(从


              菜油到煤油)照明的历史。上三村所架 10 千伏共用的输电线路,因置

              于高海拔区域,一到冬季下凌,电线断、木电杆倒成常事。后经三个

              村商定改造输电线路及更换电杆电线,在 70 年代,政府也没钱补助改


              造,资金全部自筹。为了有电用,那时村民们卖猪、鸡,卖蛋来筹资

              金。买水泥电杆换木杆,把铝线换成钢纤铝线,大家一条心、拧成一


              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没路的山坡上,近吨重的水泥电杆

              全用人抬,电线及附件用马驮、人扛。改造后的线路(含后改造从山

              兴到村这段),正常一段时间后,到了冬季又出现之前结冰断线的情况,


              为防止电线断,结冰初期大家都用杆子去打电线上的冰,若不及时处

              理,冰凌会压断电线,断了的电线若回收不及时,又会被盗。通电、

              断电,再通电,再断电,如此折腾多年,村的电一直不正常,最后被


              迫停下。直到 1987 年,村又再次筹资,重新改造输电线路后,才正常

              用上了电。有了电,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了,比如,村中有人家买了

              饲料机,减轻了养猪青饲料的加工;买了脱粒机用于苞谷脱粒,减轻


              劳动强度提高脱粒效率。村中安上了大喇叭,村领导有什么事可通过

              广播通知,可开可不开的会就不开了,大闲小事也可通过广播来安排。


                    1977 年,村张玉芝家买了村的第一台缝纫机,她经一段时间学习

              后,利用空闲(隙)时间为村乡亲们缝制衣服,也缓解了村中妇女传



                                                    — 44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