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散文《泸西记》
P. 65
与张俊、韩世忠、岳飞等人齐名的南宋名将刘锜,他“生则敌忾
效忠,死而捍灾御患”,故而被封为“八蜡虫王”。
走进现实中的翠屏山八蜡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永远笑容满
面的弥勒佛,而后是释迦牟尼佛、丰都大帝、十殿阎王、各路鬼判、
勾魂使者、东狱大帝、西狱大帝、玉皇大帝、月光菩萨、日光菩萨、
药王菩萨、文昌帝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等,众多神祗让人眼
花缭乱。最后在正殿中,我见到了“八蜡虫王”,他身着紫袍,
银盔金甲,端坐在庙堂之上,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左手捧着一个
红葫芦,接受着善男信女们的香烛供品。
出了八蜡寺后门,没走几步就到了鳌峰阁,也就是魁星阁。
它最早是清光绪四年(1878 年)记名提督张继声将家中(张继声,
即建威将军张保和义子)庭园内的小阁移建于此,上世纪七十年
代被拆毁。1994 年,八蜡寺的一些善男信女重新修建了魁星阁,
并在阁内塑造了一尊“魁星点斗”的神像。相传,魁星是主宰科
举考试之神,原型为唐朝的钟馗。他高中状元却因相貌丑陋被皇
上嫌弃落榜,第二次考试又拔得头筹,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皇
上赐号“魁星”。因此,魁星阁中他的造像头部似鬼,一脚站立
鳌头,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执笔,一手捧斗,寓意用笔点定中试
人的姓名,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祥瑞之意。“独占鳌头”
曾是旧时科举考试对高中状元的美称,民间通过祭拜魁星,祈愿
家中学子能够金榜题名、入仕为官、为国效力。
八蜡寺和魁星阁,是翠屏山仅存的文化遗存。而“翠屏秋水”
的胜景,从明朝起就一直存在于前人的诗文中。我顺着这些字字
珠玑的文字,领略着翠屏山数百年来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清雍正
年间,李绶写下《晚眺》:“散步前村豁远眸,奇峰哪数翠屏幽;
圭山树密藏僧寺,环浦烟轻出郡楼。夜雨白翻千涧水,夕阳红抺
一林秋;牧童傍晚来何处?短笛声声过陇头。”清朝乾隆年间,
王锠的《翠屏秋水》道:“清溪曲曲抱山浮,山色溪光一望收;
赋就层岩分赤壁,登从弱水上瀛洲。云迷槲叶遮樵路,风送苹香
入钓舟;正是新秋佳景好,何妨竟日倚高楼。”民国时期的张家
- 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