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散文《泸西记》
P. 64

别有画图。此岂管城豪生所能道者哉?”他笔下的翠屏山风姿绰
约、灵动秀美,令我惊叹不已。

      雍正三年(1725 年),我又随广西府知府周采游览翠屏山。
看着他铺纸磨墨,以蝇头小楷写下《翠屏山记》:“距城南二里许,
为翠屏山。叠石而成,纵可一里,横可半里,高可三十丈。登钟
秀山望之,宛然屏壁,障于郡治之西南。其首似鳌之头,昂然特起,
下汇清泉一池。议者欲建魁阁于上,以符独占之论。尾则印山付
之,八蜡祠建于其颈。草色青葱,苔藓斑驳,夏秋苍翠欲流,故
八景中‘屏山横翠’居其一。泸源曲曲,由北麓绕印山,至神树口,
会江头之水而去。有古洞焉,卑隘不足游。有怪石焉,奇矗玲珑,
可纵冥搜。若踞飞岩而南眺,则幅员一派,悉供俯视矣。尤有异者,
实虚其腹以漾寒泉,五六月汲饮,犹似呷坚冰而啖白雪也。至海
水泛溢,则汩汩然石边流出,直贯洪波,初不以清浊混焉。此翠
屏山之大概也。”

      至此,我才知晓,翠屏山不仅如屏风般排列,形似案山守护
府城,更宛如一条鳌龙(乌龟头鲤鱼尾的合体鱼龙)畅游在矣邦
湖中。在翠屏山颈,不知何时已建起了八蜡祠,也就是如今的八
蜡寺,还有人提议在鳌头上修建“魁星阁”。

      说起“八蜡”,其历史之悠久令人咋舌。“八蜡”是周代有
关农事的祭名,《礼记·郊特牲》记载:“八蜡以祀四方”。东
汉经学家郑玄注释道:“四方,方有祭也,蜡有八者:先啬一也;
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
昆虫八也”,即祭祀“神农、后稷、农夫、茅棚井田、猫虎、坝
堤、城隍、昆虫”等八种神祇。每年农事结束后的建亥之月(十二
月),人们都会在八蜡祠举行祭祀活动。《礼记》中还记载着一
首伊耆氏祭祀时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无作,丰年若土,岁取
千百!”后来,民间将“八蜡”祭祀附会为祭祀驱除虫害、捍灾
御患的神祗,但对于这位神祗究竟是谁,说法不一。《灵异录》
称是元末指挥史、驱蝗保稼的刘承忠将军;《怡庵杂录》则说是

                                   - 62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