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散文《泸西记》
P. 127
的独特形态与秀丽风姿。
明末广西府知府包嘉允在《五峰水月》中写道:“(广西府)
山水风月,无地无之,而五峰为最。”在他的笔下,早已消逝的“五
峰水月”美景,美得令人心驰神往。
于是,在一个朗月疏星的夜晚,我仿佛穿越时空,驻足于五
峰山下。望着眼前波光潋滟的知府塘,想象着自己驾一叶扁舟,
顺着时光的河流,驶入包嘉允三百多年前的文字世界。
彼时,只见包嘉允身着一袭青衫,与三五友人载酒悠游。夕
阳西下,余晖将江天染成血色,倦鸟归巢,仿佛在梦中吟诗。他
们从如明镜般的矣邦池出发,顺着泸川水流一路南行。夜幕降临,
天地如幕,溪山化作盛宴,众人把酒临风,沉醉于月色之中。葱
郁苍翠的五峰倒映在江面,宛如五指参差而立;清风拂过,江面
泛起涟漪,月影随之摇曳,似沉在水底的碧玉,闪烁着粼粼波光。
船桨划动,发出欸乃声响,众人来到五峰山脚。弃舟登岸后,
沿着溪流,拨开荆棘,手拉藤萝,艰难地寻觅上山之路。栖息在
树巅的山鸟,见有人来,声声啼鸣,仿佛在热情迎接。
不久,众人登临至“五指”之下。只见峭壁千仞,难以再向
上攀爬,于是便在此徘徊良久。俯瞰江面,山峦、月色、树木、
飞鸟,皆笼罩在朦胧之中。碧空下的月影,与天水交融,清辉如练;
江村的渔火,与星月相映成趣。此情此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唐代
王维月夜渡灞水、登华子冈的闲适;岑参、杜甫泛舟渼陂,“载
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的悠然;以及宋代苏东坡赤壁之游的豪迈。
前人在月夜登临之际,留下了无数千古传颂的精美篇章。包
嘉允感慨道:“这些山水文章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大自然从未
吝啬,将美景藏而不露。我们到此游览,这里的一丘一壑,都令
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今夜之游,虽与前人有所不同,但若不
留下文字,传于后世,岂不愧对古人,也辜负了这绝佳的景致?”
听闻此言,同行之人皆面带微笑,一边吟诗,一边前行,相
互唱和。
下山后,众人回到船上,乘船回城。回望五峰山,劲叶在风
-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