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散文《泸西记》
P. 132

华山,在城北一里。九座峰峦并排耸峙,就像屏嶂一样排列于府
城之后,是广西府的靠山。骑鹤山,在城北二里,它高高地耸立,
有四座山环卫拱护。九华山一座座排列,骑鹤山为其东边的主峰。”
乾隆《广西府志》也对发果山、铁龙山等周边山脉进行了细致描述。

      从这些志书的记载中,我们能清晰勾勒出广西府城的地理格
局:背倚九华山,面临矣邦池,山环水抱,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
山水画卷。九华山自东至西分别为“白羊山”“小骑鹤山”“大
骑鹤山”“锥子山”“马鞍山”“母猪山”“磨盘山”“白彦山”“钟
鼓山”,九峦并峙,圆若贯珠,横列于府城之后,是泸西城池的
靠山。其最东边的白羊山,下有环浦山,即今长山、大山,双峰
屹立,如城池的左翼;再往下是火焰山、石马山,连接灵龟山,
仿佛伸出的左臂,环抱东城。九华山之西的铁龙山,南下为发果
山(即今李家村后花果山),犹如右臂,环抱西城。九华山及周
边环山,恰似一把“金交椅”,将城池紧紧环抱其中。骑鹤山曾
为学宫背靠的主山,是九华山东面的最高峰。远远望去,它端凝
稳重,四峰环卫,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从北向南呈梯级分布,
依次为大骑鹤山、小骑鹤山、锥子山、白羊山。泸西农谚有云:“骑
鹤山戴帽,有雨到。”云雾一旦笼罩骑鹤山顶,降雨便随之而来,
这一独特的自然现象,也为骑鹤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明代广
西府第一任流官知府贺勋曾赋诗:“云散芙蓉露玉巅,四时花木
竞争妍,烟霞古洞苍苔合,仙境分明不浪传。”诗中的“芙蓉”,
指的正是九华山脉宛如莲花花瓣的一座座山峰,足见其秀丽之姿。

      骑鹤山之名,源于一个在泸西广为流传的传说。据说,在桃
笑山(又称罗和山,即落鹤山)修道成仙的唐文显,于明末“兵解”
得道,跨鹤飞升。这一奇事轰动了整个广西府城,人们纷纷拥到
西河桥上,抬头仰望。只见白鹤一路飞过大碾砣,直至城北的一
座山顶,盘旋三圈后,渐渐消失在云端。此后,那座桥被称为“望
仙桥”,大碾砣过来的街道得名“骑鹤街”,而白鹤飞升的高山,
便有了“骑鹤山”这个充满仙气的名字,这些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鹤岫浮青”,生动地描绘出骑鹤山四季常青、花木繁茂的

                                  - 130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