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散文《泸西记》
P. 136
展到 158 户、716 人,除冯姓一家为汉族外,其余皆为彝族撒尼人。
“密枝节”是林树村撒尼人传承已久的传统节日。过去,村
中设有专门负责祭山的“头人”,被尊称为“密枝翁”,如今则
由村上统一组织相关活动。祭祀当日,各家各户共同凑钱购置祭
祀用品。我跟随着人群,目睹了整个祭祀过程。首先,众人推选
7 位夫妻双全且家中无灾无难的成年男子,在毕摩(祭司)的引
领下,挨家挨户上门祭拜并念咒驱邪。彝家人深信,一年四季家
中或许会有“邪气”,因此每家每户都需贡献出两柱香、一碗米、
一碗水和一壶酒。同时,从火塘中钳出一个燃烧的火炭,祈求神
灵保佑,避免火灾发生。接着,从碗中抓出一把米,向空中撒去,
寓意“抓米打鬼”,以此驱除“邪气”,保佑家人四季平安。随
从人员则手持绑着一只祭献白公鸡的青枝绿叶,在米、酒上方绕
三圈,表示将“邪气”带走。随后,把米、酒分别倒入带来的口
袋与酒壶中,连同青香一并带走,留作祭山之用。
临近中午 2 点,村寨中每家派出一名男性,在毕摩的带领下,
前往密枝林杀鸡宰羊(或猪、或牛),并准备饭菜用于祭献。我
作为外来的见证者,虽不能参与核心仪式,但在一旁观看,内心
也满是震撼。进入密枝林时,人员分为两层。一年中家中未出现
人畜死亡情况的“干净”之人(4 至 5 人),进入到密枝林里的“神
树”旁,在“神树”根部摆放供品,祭献代表男女两位密枝神的“神
石”。这两块形似人形的石头,男的名为“普帕”,女的称作“普
玛”,他们庇佑着全村人畜的平安。祭祀时,先将“天上”青年
男女的灵魂迎接下来享用供品,众人会说些粗俗的话语,模拟为
青年男女闹房的场景,之后再送这“两口子”“上天”。人们用
荆条编成马的形状,放上泥土,朝西边送去,意为将“邪气”驮走,
祈愿风调雨顺,人畜四季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男人们抬出自
家制作的饭菜,由密枝翁平均分给在场的男性,大家一同共进晚
餐。剩余食物,则由家人带回与家中其他人一同分享。祭祀之后
的三天内,村人禁止劳作,也不得进入密枝林。若有人违规进入,
需罚办“祭食”,宴请寨子中的人。男人在祭祀后的第二天,会
- 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