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散文《泸西记》
P. 138
久而久之,这片山林树木愈发茂密,杂草丛生,人们称之为“密
枝山”,树林则被称作“密枝林”,林中的白狐狸也被视作村人
的守护神。此后,所有撒尼村寨都有一座密枝山,密枝林内严禁
放牧、砍柴割草。每年 “祭密枝”时,众人杀鸡宰羊,跟随毕摩
来到一座石崖下,向一尊酷似人形、腰缠五彩线的石头烧香磕头,
这尊石像便是传说中妮娃姑娘的神像。毕摩会虔诚地向石像祈祷:
“我们尊敬的妮娃姑娘,您看呀,我们前来向您祭典。过去一年,
承蒙您保佑,全寨人生活美满幸福,牲畜健壮繁衍。今日,全寨
人都带着祭品来敬献给您,希望来年您依旧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畜牧兴旺,粮食丰收。我们保证,您栖息的密枝林将永远安宁,
草木繁茂,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惊扰。”
据说,明代以前,彝人去世后实行火葬。明代之后,大量汉
族迁入,彝族受其影响,觉得火葬过于残忍,遂改为棺木土葬。
传说“密枝林”曾是彝人的火葬场,直至今日,一些彝族村寨的“密
枝林”中仍能发现火葬罐。因此,彝人认为“密枝林”是他们祖
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故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撒尼人“祭密枝”
的日期,大多固定在每年冬月(农历十一月)第一个属鼠日至属
马日的七天内,这一设定与“地支”以“子”为序首的意义相契合。
“子”即鼠,象征着幼者,寓意旺盛的繁殖力,反映出彝人将繁
衍后代视为重中之重的观念。此外,“祭密枝”活动严禁妇女参与,
因此,撒尼族的“密枝节”又形象地被叫做“男人节”。男人们
在密枝林内完成祭祀仪式后,便在神山上与神灵一同用餐饮酒,
嬉戏玩闹。平日里最为忌讳的言语,在密枝林内也能毫无顾忌地
说出口。他们还会借着酒意与神灵的威严,指名道姓地批评工作
失误的村官,抨击不遵守村规及品行不端的村民,将心中的怨恨
尽情宣泄出来。而受到批评甚至责难的人,无论言辞多么尖锐刺
耳,都绝不能心生不满。村民们说,这是由神灵主持的千古不变
的“民主会议”,它发挥着批评教育、扶正祛邪的作用,使得撒
尼人优良的传统美德得以代代传承。
这次亲身参与林树撒尼人的“密枝节”,对我来说是一次难
- 1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