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散文《泸西记》
P. 71
机一到我就来采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在屈原的笔下,与木兰一样,
皆是高洁芳香的象征。屈原遍种芳香花草,正如他个人修养一般,
赢得了高洁芳香的美名。
东晋的陶渊明隐居田园,对菊花情有独钟。每当秋季来临,
他家门前的山坡上野菊烂漫,竞相绽放。他时常漫步其间,采菊
和酒而饮,对着菊花吟诗放歌,留下了许多咏菊的诗篇。“秋菊
有佳色,寰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千古
流传的诗句,生动描绘了他忘情世事、悠然自得的淡泊心境。自
陶渊明的诗句开始,菊花便成了隐士的象征,常常在文人隐士的
诗词歌赋中被深情吟哦。
无独有偶,宋代诗人陈杰,曾写有《菊畹秋香》一诗:“金
茎余孤标,青女满杀气。随地堪百畦,流芳亦千岁。”大意是:
秋气肃杀,霜寒露冷,但菊花依然傲然独立,漫山遍野开放,足
有百亩之多。它的高洁与芬芳,必将流传千古。
莫非泸西从古至今,便是一个菊花盛开的地方?不然徐霞客
秋游广西府(今泸西)的日记里,也不会记载“始见黄菊大开”。
而三塘的菊畹,难道就是泸西《菊谱新诗》的作者陈王廷归田园
居后种植菊花的地方?
明末清初的陈王廷,字冰素,号菊潭,是泸西午街铺阿梭白(今
百菊)村人。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 年),他赴省科考失意,遂
弃学隐居,立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性格傲岸孤高,愤世嫉俗,
纵情于山水之间,以笔墨书画抒发胸中志向,陶冶冰清玉洁的情
操。他与当时的隐士李佐明、全伍伦等人,诗酒往来,讥讽时弊。
他平生喜爱菊花,自谓“性懒情疏,骨多傲气,大有似于菊”,
他种植菊花以娱情养性,创作咏菊诗百首,集成《菊谱新诗》。
他的菊花诗虽没有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那般睥睨天下的霸气,但也有针对吴三桂之流的“黄袍何得妄加
身”的犀利批判。“人间只有黄金贵,不重精英五色毛”,表达
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与鞭挞。《白菊》中“鹤胎养就雪精神,
-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