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散文《泸西记》
P. 58
不战而逃。普名声率众入城,大肆抢掠,学校民房焚毁殆尽。之后,
普名声又攻打广西府城,被你率兵坚守城隍庙击退。
崇祯五年(1632 年),普名声在息宰元诏寺接受你的招抚,
投降大明王朝,从此“元诏寺”更名为“皈依寺”,寓意“放下
屠刀,皈依伏法,归顺朝廷”。村子的名字也改为“息宰”,即“停
息屠杀”之意。在皈依寺中,还专门立下一块“普名声投降碑”,
以见证这一历史事件。你当时诗兴大发,写下一首《皈依寺抚普
名声》:
天南妄自现搀枪,微慧焉能对大明。
一纸不烦诸葛阵,片言何事亚夫营。
昔留铜柱销烽燧,今挽银河洗甲兵。
息宰从兹千载后,令人传是受降城。
此诗大意是:在天南之地,普名声妄自发动叛乱,犹如出现
“搀枪”妖星,但这叛乱的微光怎能与大明抗衡。无需像诸葛孔
明般摆下复杂的八卦阵,也不必如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我仅凭一
纸书信、三言两语,便能劝降叛军。昔日伏波将军马援以铜柱为界,
平息了边境烽火,今日我愿引来银河之水,洗净杀戮的铠甲与兵
器上的血污。从今往后千年,息宰将被人们传颂为受降之城。
从这首诗中,我丝毫感受不到你有杀意,反而看到你将生死
置之度外,单骑入营劝降普名声,平息叛乱后,为百姓能安居乐
业而喜悦。因为在你心中,装着的全是黎民百姓。你的“舍命”
与勇敢,连普名声等叛军都尊称你为“舍命王”。若你杀了普名声,
在万马军中,你又如何全身而退?此举引发的彝汉仇杀,又会让
百姓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你有如此卓著的功德,在你
离开后,广西府的黎民百姓,才会在钟秀山麓的伏波将军庙前,
为你建盖生祠,塑造你的塑像,世世代代祭拜、纪念你。
《明实录·崇祯长篇》记载:1632 年 10 月“川贵总督朱元疏奏:
土酋普名声久叛逋诛,其妻万氏嫫虑祸其身,密与家人吴道泰、
普明超,举人章呈锦、生员万民瞻、吏目谢良臣等定计,于九月
十一日进毒杀之,率其所部以降,滇患悉平。”由此可见,并非
-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