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菊畹村史
P. 21

十余里[7]”。南北走向雄伟耸崎的吉输山,今我村面积属其中。我村

              南端的大箐、羊密枝坡山岭,古代称为“东华岭”。东华岭由北向西南


              同一走向山峰的山体,其西、南斜坡的迎风坡面起伏,下延到中枢坝,

              同方向山脉走向的山峰下东华寺、菊畹村就前后位居在东华岭中。


                    山脉地形之坤、前寺后村。平缓之地,菊畹村坐落在此。村背靠

              大箐山,三面三山环抱,丛林环绕,南低可一览无余俯瞰逸圃坝子,

              此地可谓藏风纳气。村北地势渐高,村东北向的东山梁子山峦似屏风,


              冬季能减缓东北风风速对村的影响,如冬季村东北向山梁一带结冰,

              村中尚不结冰。秋冬,一般降霜会在 11 月至次年 3 月间出现。降雪会


              在每年 12 月至次年 1、2 月出现,由于气候变暖,出现降雪的日子实

              属难能可得。村干湿季节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冬季(干季)

              云量少,日照充足,气温偏高,降雨少,湿度低、风速大,天气晴朗


              是干季的气候特点。但又由于水分充足,蒸发量大,耗热量多,使温

              度不致升得很高,所以村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村年温

              差较小,日温差不大,夏季温度不高,天高气爽,南风徐徐与酷暑无


              关。村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优良,是一个宜居之地,是一个集

              休闲、度假观光及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菊畹村国土面积 7.06 平方公里,村海拔 2080 米(最低:红泥地


              2016 米;最高:大箐顶 2280 米),年均气温 22.6 度,降水量 900 毫米。

              村有耕地 2150 亩,林地 7440 亩,无荒坡(山)。村前西向大落洞、红


              泥地,西北向长塘子,东北向山兴一带土地属村基本农耕地。村除居

              住地、耕地(面积)外,是森林、乔木林地(面积),村森林植被绿化



                                                    — 17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