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散文《泸西记》
P. 88
流寇肆虐时,他用草圈救下杨姓老者,使其在战乱中死里逃生。
唐文显日常行事离奇,盛夏烤火、寒冬浴泉,其居住的岩石上汗
渍经年不褪,被称为“仙人床”。乾隆戊寅年,东巡使者廖瑛在
石壁上题刻“仙榻遗踪”四字,虽历经风雨侵蚀,仍依稀可辨。
在泸西民间,关于唐文显的传说更为生动丰富。相传他因科
考失意、生活困顿而离家修道,妻子寻他时,他用石头和野花变
出金银嫁妆;他用腰带降伏猛虎,腰带化作“仙人裤带”树;妻
子送来的小鱼,经他吃后骨骼变成阿庐古洞的“透明鱼”。唐文
显最终以“兵解”方式离世,相传他死后化作云雾,骑着白鹤飞升,
人们将他飞升途中经过的桥称为“望仙桥”,街道命名为“骑鹤街”,
山取名“骑鹤山”,这些地名沿用至今,成为唐文显传奇故事的
历史见证。
3
“三月三耍桃笑山”的传统祖师庙会,是桃笑山最热闹的时
刻。庙会当日,因桃笑山游览空间有限,进香祭祀的人群熙熙攘
攘。玄天阁内鼓钟齐鸣、青烟缭绕、经声朗朗;狭窄的石阶上人
头攒动,热闹非凡。山脚下更是一片欢腾景象,牛羊汤锅、卷粉
米线等美食香气四溢,时新果品琳琅满目,商贩的吆喝声、食客
的划拳声此起彼伏。许多家庭自带食物,在林荫下、田埂间野餐,
享受春日的悠闲时光。春风拂面,柳绿花红,青年男女结伴游玩,
或低声交谈,或嬉笑打闹,为庙会增添了青春活力。
如今,尽管桃笑山周边村寨不断发展,高楼逐渐兴起,“桃
花笑人”的美景空间被压缩,但当人们从弥勒进入泸西县城,仍
能一眼望见桃笑山玄天阁那独特的红色穹顶,它如同一座古老的
文化地标,承载着泸西人的集体记忆。
桃笑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交融的山峦,更是泸
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明初道教传入时的建筑兴建,到文人
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从唐文显的传奇故事,到延续数百年的传
统庙会,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
- 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