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散文《泸西记》
P. 86

有仙则名”,桃笑山因建有庵堂供奉真武大帝,且相传唐文显曾
在此山洞修真,留下仙人卧石汗迹而声名远扬 。每当桃花盛开,
游客纷至沓来,李尧畴感叹“若此山位于中原大郡,定能与黄鹤
楼并传千古”。太守朱公闲暇时登山游览,见九华叠翠、一海环清,
俯瞰全境尽收眼底,遂命道人修缮建筑,使桃笑山更显胜景。

      乾隆三十八年,洱海学正陈正的《鼎建通明阁碑记》描述桃
笑庵怪石嶙峋、树木葱郁,二三月间桃花绽放,霞光漫天,宛如
武陵仙境。山后有洞,洞内陈设古朴,旁有石蓬可供盘坐,相传
唐仙曾在此修炼,洞内痕迹仿佛诉说着往昔故事。沿盘旋石磴而
上,步步皆景,引人入胜。

      光绪十四年的《重修桃笑阉大殿左耳劝捐功德序》描绘桃笑
庵高阁耸立于云霄之间,茂林环绕,曲径通幽。登临山顶,仙风
拂面,恍若置身天外,可见云烟缭绕、城池如画、村落成屏,田
野麦浪翻滚,溪田白鹭翩飞,牧童笛声悠扬,渔父垂钓小桥,万
象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清人龚国用在《锦缠道·春日登桃笑山》一词中,生动展现
了春日登山的情景:缓步慢行寻访名山,春郊上草繁花艳、柳丝
轻拂,古木掩映间,玄天庙已在眼前。登上云桥,红楼在最高峰
若隐若现,此时极目远眺,群山皆在脚下,不禁放声长啸,抒发
豪情。

      这些诗文从不同角度勾勒出桃笑山的四季美景、人文底蕴,
让这座西南小城的山峦,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诗意与魅力。

                                             2
      顺着石阶攀登桃笑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重檐攒尖顶式的魁
阁,即财神殿,供奉武财神赵公明。据《泸西县志稿》记载,光
绪二十五年,邑人尚怀玉募金两千修建此阁,凿石筑基、筑台砌栏,
使其规模更为宏大。魁阁前设月台,勾栏望柱环绕,青石板铺地,
阁顶六角攒尖与底檐四角的独特结构,别具匠心。其左为都天殿
(现改为香神殿、土地殿),右为憩息所,都天殿石壁上留存着

                                   - 84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