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散文《泸西记》
P. 238

化十七年(1481 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修建。
      文庙为四进院落,一进有照壁、泮池、腾蛟凤起门坊、华表;

二进有棂星坊、礼门、义路、大成门;三进为先师殿、左右配殿、
耳房;四进为崇圣殿、耳房。先师殿布局严谨,为歇山顶,檐下
斗拱粗犷,通面阔 25 米,进深 16.5 米 , 殿前丹陛,月台尚存。
崇圣祠单檐硬山顶,亦施斗拱。秀山上的明伦堂、大魁阁,实为
文庙一体之建筑。

      泸西的江西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丰富的红
色资源,在 800 米的范围之内就有 5 处红色革命遗址:

      建威将军第,( 张保和的重孙子张木天,是泸西的地下党员
和地下交通员,建威将军第,曾是党的地下交通联络据点和中共
泸西中心县委所在地。“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进一步掀
起了反共、清共、剿共高潮。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这一形势,把
在昆已暴露身份的李振穆 ( 黄德卿)等 10 名地下党员转移到泸西
来,建立了以李振穆为书记,徐惠敏、赵国徽为委员的中共泸西
中心县委,领导泸西、弥勒、陆良、师宗、罗平、丘北等 6 县党
的工作。中心县委的主要负责人李振穆、徐惠敏等在张木天家食
宿。“建威将军第”成了泸西地下党活动的重要据点。抗战胜利后,
中共云南省工委在弥泸地区开展反蒋武装斗争,张木天家又为地
下党及“边纵”的负责人祁山、陈光逵、杨萍等提供工作、食宿
和隐蔽养伤之便 ),钟秀女子小学(今建设小学),云鹏图书馆(云
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街 19 号(泸西县党史、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和江西街
20 号的张永和纪念馆,已建成为泸西县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
两处皆是四合院,建于清末,房屋坐北朝南,石木结构。19 号为
三房两耳一对厅一天井的传统“一颗印”式建筑,1949 年 4 月“中
共弥泸地委、滇桂黔边区第一临时人民政府专员公署”在此成立,
负责领导弥泸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2011 年 8 月红河州委、州

                                  - 236 -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