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散文《泸西记》
P. 242
《泸西记》的诞生:对故土的深情凝萃
陆陆续续写了 40 多篇散文,内容围绕泸西的历史文化、人
文地理与亲情。最初想给散文集起名《走进泸西》,发给弥勒的
梁刚先生帮我写篇序,他建议说书名“有点大”,从更贴合内容
的角度定名,他建议用《泸西记》,说这些文字,是我多年对泸
西的观察与感悟,像拼图碎片,拼凑出泸西的独特模样。
梁刚先生的认可与建议,让我既忐忑又感动。序言中他称我
为“作家”,可我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写作爱好者,即便已是云南
省作协会员,仍不敢以“作家”自居,最终把相关表述改成“作
者” 。这不是矫情,而是深知写作之路漫长,自己还在探索、学
习,这些文字是热爱驱动的成果,是对泸西的记录,更是自我成
长的见证。
将这些散文归集成册,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作为泸西的文
化人,用文字梳理对泸西的情感与认知,是一种责任,也是对岁
月里写作坚持的回应。这些文章,有对“广西府治(今泸西)八景”
的描绘,钟秀清风、鹤岫浮青等,它们是泸西的名片,承载着自
然与历史交融的美;有对古迹遗存、名胜山川的探寻,城子古村、
九溪山等地,藏着泸西的过往与民族风情;还有对历史人物、文
化名人的书写,陈王廷、陈天一老先生等,他们是泸西文化脉络
里的星光;更有亲情散文,祖母的月饼、母亲的味道,是泸西给
予我的情感底色。
文字里的泸西:风土人情与文化脉络
泸西的历史文化,在散文里静静流淌。写“远逝了东寺晓钟”,
探寻背后历史风云,感受岁月沉淀的韵味;记“城子古村”,触
摸茶马古道南通延线古寨的肌理,想象当年的繁华与喧嚣;述“泸
西壮族文化散记”,梳理民族文化传承,那些习俗、技艺,是泸
- 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