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散文《泸西记》
P. 235

元碑记》《重修萧祠真君殿碑记》等,见证了江西商人在泸西活
动的历史。

      比如《萧祠常住碑记》记载的是: 一个叫吕宪的洪州人(今
江西南昌),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 年)“游滇之泸(西),见
泸山川秀美”就居住下来了,数十年间“往来贸易,克艰克难”,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 年),众方有构萧、晏二公庙之举”,
吕宪慨然出银十两并首先倡导,带动其他江西商人捐资建盖了庙
宇的过程。

      《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碑》记载的是:嘉庆九年
“重修万寿宫前后殿宇,塑天师圣像,粉画戏楼、匾联、围墙各
项共用银一百五十两”,这些银两由江西“南(南昌府)、瑞(瑞
州府)、临(临江府)三府捐银五十两,抚州府捐银五十两,吉
安府捐银五十两”。五府捐资重修,可见当时江西客商在泸西之
众多。由“戏楼”二字可知当时文艺活动之情状。

      《中元碑记》由在泸西经商的江西抚州籍客商所立。记载了
早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江西抚州籍商人就来到了泸西,他们
在泸西后娶妻生子,置地建房,历经数代人。其后“有不乐归乡
而又无后人者,卒则葬于斯”,为给这些“生作异乡人,死作异
乡鬼”的先辈们得到祭祀,大家捐银六十五两购买铺面一间,每
年将租金用于“冥钱冥锞之费”,在中元节(俗称“七月半”)
这天,共同祭奠亡灵。

      江西街作为原广西府主要街道,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
置广西府以来,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十七年(1481
年),广西府改土归流,第一任流官知府贺勋到任,他“创制立法,
建学设师,惠农通商,筑城设坛,禁奸弭盗,定粮差、修祀典”,
改善了广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他筑墙造城,在临街建盖
府署,江西街快速扩展,成为府城最繁华的街道。

      明陈时范的《广西府筑城记》记载:隆庆五年(1571 年),

                                         - 23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