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0 - 散文《泸西记》
P. 230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这
个古老村寨开启了华丽蜕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原本狭窄泥泞的村道被宽阔平坦的水
泥路取代,蜿蜒的盘山公路直通家家户户。水利工程的修缮,让
农田灌溉更加便利,彻底解决了靠天吃饭的困境。村里还进行了
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将零散的农田整合为连片的现代化种植区,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彼时身为县文化馆馆长的我,为展现泸西新农村建设成就,
创作了表演唱《走进鲁克新农村》。创作过程中,我多次深入鲁
克村,与村民们促膝长谈,记录下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云南省花灯剧团的作曲家向美庆老师为其谱曲,悠扬旋律至今仍
萦绕心间:

                 走进鲁克新农村,山清水秀好风景,
                 水泥道路多干净,盘山弯转到家门。
                 座座山峰披锦绣,一弯湖水响蛙鸣,
                 村容整洁处处新,乡风文明人精神。
                 退耕还林增产业,人勤春早地生金,
                 桃花梨花灯盏花,花果飘香惹人醉。
                 风调雨顺政策好,日子越过越舒心,
                 新村新貌新天地,城乡距离在拉近。
                 走进鲁克新农村,和谐喜庆人温馨,
                 人人都夸鲁克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歌词里的美好愿景,正是鲁克村日新月异的真实写照。在
2005 年红河州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演员们身着撒尼特色服饰,用
饱含深情的月琴“弹唱”表演,将鲁克村的新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赢得了阵阵掌声。
      2006 年,我与张明副局长带领团队,从午街铺水塘村的山上
寻石、吊装、运输,到安置、刻字,整个过程历时近两个月。时
值盛夏,烈日炎炎,我们即便身着背心,也被晒得黝黑,脱了背心,
身上黑白分明,宛如穿着“肉白”背心。回家时,熟人见了打趣:

                                  - 228 -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