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散文《泸西记》
P. 220
上山去捡松果、砍茶花卖,或是到生产队已经采挖过的茨菇田里,
光着脚去摸索那些遗漏的茨菇。茨菇田终年积水,尽是烂泥巴,
脚踩下去,常常陷到膝盖以上,深的地方甚至能到大腿乃至腰杆。
在烂泥里艰难地抬腿、下踩,十分费力。一旦脚底心踩到圆圆的、
硬滑硬滑的东西,就知道踩到茨菇了,脚掌保持不动,伸手探
进烂泥,从脚底板下抠出茨菇,在积水里涮洗干净,放入粪箕。
三五天积攒够一小篮子,便背到街上去卖,一分一角地攒钱,攒
够了就去买一辫炮仗。
记得九岁那年,年关日益临近,可我的钱却还没攒够,炮仗
依旧毫无着落,满心担忧过年放不成炮仗。无奈之下,我“偷”
了家中十多个蜂蜡,拿去大水塘街售卖。那时家里养着十多窝本
地蜂(中华蜂),父亲割下蜂蜜后,装在筲箕里,置于大锅中蒸,
沥出蜜汁,冷却后,蜜汁上会凝结一层黄色的蜂蜡。捞出蜂蜡,
在小锅里炖化,再倒入小酒盅中定型,取出后便是蜂蜡,农村妇
女常用它来擦润纳鞋底的粗“底线”。那时农村人穿的大多是自
家做的千层底布鞋,纳鞋底极为费力,还容易伤手,在大底线上
抹上蜂蜡,针带线穿过鞋底时便顺滑许多,省力不少。
天刚亮,我就把蜂蜡装进书包,悄悄跟着村里去赶大水塘街
的人出发了。从小习龙启程,途经普则勒、阿梭白、丫勒、雨洒、
新寨、新庄后,便能望见大水塘。一路走的都是小路,大约有十
公里远。抵达大水塘时已到午饭时间,我又累又饿。老孃家在大
水塘,我便摸去她家吃午饭。老孃问我赶街的缘由,我只说是母
亲让我来卖蜂蜡。吃完饭,老孃用大底线把蜂蜡穿成一串,打个
活疙瘩,我便提着去街上售卖。我在一个卖栗炭的摊位旁席地而
坐,静静等待买主。
许是临近过年,人们早已纳好鞋底、做好鞋子,不再需要蜂蜡;
又或许是我坐的地方太过偏僻,且不懂得吆喝,尽管年底的街子
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却连一个问价的人都没有。我眼巴巴地守
到街散,一个蜂蜡也没卖出去。
我只好把蜂蜡一个个从大底线上取下,装回书包,顺着原路
- 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