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散文《泸西记》
P. 186

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被儒家
尊崇为中华之魂,与孔子并称“文武二圣”。这正是儒、释、道
三教皆信奉关公,关帝庙遍布天下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民间
对关羽的崇拜依旧盛行,无论是儒家文庙、佛教寺院,还是道教
宫观,都能看到关老爷的神位,专门祭祀关公的庙宇更是数不胜
数。

      正殿东西两侧的配殿里,塑有弥勒佛,还有三只眼的马王爷、
雷公电母、土地公公和婆婆,以及火神、药王、观音、文殊、普贤、
韦陀、财神等菩萨。正殿和配殿门楣上方,悬挂着“护国佑民”“神
威远镇”“亘古一人”“美大圣神”等牌匾,这些牌匾不仅是对
关公的赞颂,更是人们美好祈愿的寄托。

      正殿之后是后殿,三开间两进间,我原以为里面会塑着岳飞
圣像,进去后却发现是“三世佛”,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
药师佛。岳飞圣像原本所在之处,以及何时消失,已无从考证。
仔细阅读正殿的《武庙简介》才知晓,后殿原先塑的是蜀汉昭烈
皇帝刘备。

      泸西武庙由新华村村民自行管理,如今佛道合一,这也是泸
西民间寺庙神灵祭祀的常见情形,如同永宁乡九溪山的九溪寺从
佛教场所转变为道教的九溪宫,桃笑山玄天阁也从道教场所演变
成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地,体现了泸西多元包容的宗教文
化特色。

      戏台配殿西墙及后殿两边的墙壁上镶嵌着三块石碑,皆是珍
贵的历史文物。一块是雍正十二年(1734 年)六月 ,云南广罗协(协
营协署在泸西)中军都司佥书钟良辅所记《关帝行宫重修碑记》;
一块为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 年)冬十月,广西直隶州(今泸西)
学正袁文典撰写的《重修武庙碑记》;另一块是嘉庆五年(公元
1800 年)秋八月,兼护云南广西营游击印务中军守备方振文撰写
的《重修关圣宫碑记》。这些石碑保存完好,它们犹如时光的钥匙,
为我们打开了了解武庙历史变迁的大门。

      后殿小院同样有东西两庑,三开间一进间,但已成为危房,

                                  - 184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