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散文《泸西记》
P. 117
点又可歌可泣的,无数的英雄志士,为了治水,流血流汗,有的
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再后来,城东的工业污染、翠屏山的炸石、紫薇山的挖砂、
环浦山的墓葬、九华山的毁林,人为破坏了泸西“一城一池”的
生态环境。
“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这一片区域,正是旧时“矣邦池”
所在地。《广西府志》记载:府城南为矣邦池,当秋水泛涨,一
碧万顷。湖面石山,星罗棋布,各有形状。若置亭榭于其上,以
备游览,不亚于“圆壶”“方峤”的神仙境界。
浩浩泸川,退落为黄草洲村前的一池湖水,还多少有点“矣
邦池”的影子。水落山显,旧时的山光水景,都随着“漏江”、
随着“泸川”,永远的消逝了,只留下几座断水残山和数十篇(首)
明清以来文人墨客的精美诗文,让后人遥想观瞻,梦里探寻。
四
逝者已往,来者可追。随着泸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
们痛定思痛,建设“实力泸西、美丽泸西、幸福泸西”,成为众
望所归。
在 2012 年的泸西县第十二届二次党代会上,县委、政府审
时度势,提出了“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的战
略目标。为恢复黄草洲湿地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深入贯彻落实
习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经申报,国家林业局(林湿发〔
2016〕193 号文件)批准同意黄草洲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建设。
同时,在“文化塑造”上,我们确立了“红高原 • 泸西”的
县域品牌,将文化精神内核提炼为“抱朴守诚,有‘融’乃大”。
“高原花园城市”建设,融合“红高原”文化内涵,即强调典型
的喀斯特山水文化特质,凸显本身的地缘特色,而在塑造文化的
空间上,也强调其本身的原初性。建设城市外围湿地“绿肺”生
- 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