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菊畹村史
P. 71
脚始约 200 余米长的大坡路段,碎石满道,行走在上磕磕绊绊。60 年
代间村张保元老人(张石柱之父),虽眼力不好、腿行不便,但他拄着
拐杖多次到这段路上捡石块,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行走方便,他这种
朴实善良的奉献精神,深得村民好评。今日记载他,就是要记住为大
家做出公益之事的一位年迈老者,更要学习、继承他的这种奉献精神。
70 年代前从村到龙甸这条主道路,自村始就是一条弯弯曲曲、凸
凹不平、坡陡路窄的羊肠小道,村民出村赶集靠的是肩挑马驮,由于
路难行短短的 10 里山路路、程变得遥远。赶集返回从龙甸开始就一直
爬坡到“歇场”,在歇场歇歇脚,再往家赶,回家之路真累人,若带着
点东西就更累了。
70 年代社会上有“路通通幸福”之说,后有“若要富先修路”“若
要稳有水饮”。1970 年三塘公社修通了由龙甸至箐门接湾半孔中阿公
路的公路时,我村村民们高兴了,公路离我村近了。但由于该公路路
面窄,转弯角度小视线不好,路修好后验收没通过。故,汽车不准行,
随之处于无人维护而弃去。该路虽不能通车,但给我村带来了希望,
大家认为只要把出村之路连接到此公路,对我村有利了。
60 年代由于交通受限,村集体的主要运输工具除驮马外,是生产
队请人来村打的两辆木轮子牛车,牛车虽慢可以拉肥料下地,那年代
也算“经济”了,但牛车出村又无路可行。1972 年,在张石学、杨自
先两队长带领下,村从凉水井坡脚龙箐公路处,沿着村山兴一带的耕
地、荒坡,修了一条可进到村的简易土大道,虽全是土路,但在旱季
汽车能进村。有了这条“大路”,1976 年生产队买了胶轮单匹马车,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