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阿庐文学:2018年第1期(总第38期)
P. 112
泸西县第五届“阿庐文学奖”征文选登
凄清,让人感动,我总觉得,自己就是树 后来的十几年间,我对陈菊潭和他的
上的一枚柿子,它是如此的悲凉和孤独。 菊花诗,更加关注。在《泸西县志》上抄
但同时,它又是我心中的太阳,闪一抹红 读了五首,甚有陱渊明之隐者气概。也曾
光给我,让我倍感温暖。 到百菊村寻找陈菊潭的后人,问起《菊谱
工作之余,在无眠的长夜,我刻苦攻 新诗》的下落,说前些年被县文化馆的征
读,笔耕不缀。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也变 集走了。
得活泼开朗起来。 2003年10月,我从泸西一中调到县文
化馆工作。又问起《菊谱新诗》,知情人
说收藏于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所不再归
三 属文化馆,独立成为一个单位,既是“文
物”,也不好过问。
人世间,总有些人或事,和你有着千 2005年秋,在县委领导的关心下,经
丝万缕的缘分,分割不开,说不清,也道 宣传文化部门多方寻找,终于寻得《菊谱
不明,初始接触,便刻骨铭心。事隔多年 新诗》的手抄复印本,但有残失,只收录
之后,你都快要忘记了,有一天,他蓦然 菊花诗98首。后来我又在民国《泸西县志
出现在你的面前,帮助你,实现了理想和 稿》上,寻得两首,终于集成“百首”。
抱负,成就你有了一番作为。我与百菊村 利用工作之余,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引
的陈菊潭就是这样。 经据典,为之注释。
在紫芝庵教书时,学校领到一本泸西 近三十年的孜孜探索,终于对陈菊潭
县政协编撰的《泸西县文史资料汇编》, 和《菊谱新诗》,有了全面的了解。陈菊
收录了一篇《陈菊潭傲吟百菊诗》的文 潭,名陈王庭,字冰素,自号“菊潭”,
章,记述不多,只一千余字。我认真阅读 泸西县午街铺阿梭白村人,生于明朝天启
后,知道了百菊村名的由来,知道了陈菊潭 二年(公元1622年)。自幼刻苦攻读,才
先生的人格魅力和《菊谱新诗》的概况。 华横溢,满怀经天济世的鸿鹄大志。
受此启发,我写下了《远山有古寺》 南明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
一文,来记述自己的心境和感悟,试着投 他参加了永历丁酉在昆明的科考,仅中副
往《红河报》,竟然得以发表。这是我公 榜。科场的失意,再加上明朝灭亡,时局
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它大大刺激了我读 动荡,他遂弃学隐居逸圃天马寺,立誓不
书和写作的兴趣,并立志要走像陈菊潭先 与世俗同流合污,同诗友李佐明、全五
生一样的文学之路。可以说,后来我能考 伦等纵情山水,放浪溪山,诗酒往还,
上大学、从教小学到教初中到教高中,从 讥讽时弊。清康熙三十一年,陈王庭70
学校调到文化馆,又调到文联工作,就是 岁时,搜集诗作,集成《菊谱新诗》,
得益于那一年在百菊教书的日子,得缘于 共100首。作者自序:“菊,花之隐逸者
陈菊潭和他的《菊谱新诗》。我深深知 也,静于山,淡于水。潇洒风雨,啸傲烟
道:面对艰苦的条件,不能气馁,要随遇 梦,御冷冲寒,有傲雪凌霜之概。鄙人
而安;逆境之中,要不断的追求与奋斗; 性懒情疏,骨多傲气,隐处涧谷,放浪溪
虽身处溪山原野,也能有大作为! 山,四十余年,大有似于菊,故自号菊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