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散文《泸西记》
P. 8
泸西”,成为众望所归。总之,在作者笔下的湖光山色、历史风
貌中,我们仿佛亲身感受着时代巨变在泸西城镇留下的痕迹。
在《泸西记》一书中,作者着墨最多的当数徐霞客先生,对
徐霞客先生或集中或片段的描述无不感情真挚,细节丰富,让我
们看到了一位有体温有表情的圣贤,充满了对这位华夏山川地理
的知音、中国永远的大地诗人徐霞客的敬仰之情,富有强烈的感
染力。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作者叙写人间烟火、骨肉血亲
的文章《骨头糁,母亲的味道》《父亲是个草医生》《怀念祖母
的月饼》等,也是书中动人的篇章,让我们越发坚信:亲情,那
份与生俱来的情感,如同生命的根基,不可或缺,如同生命的源泉,
无声地滋养着我们,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它是我们
心灵的归宿。
值得一提的是,我读过不少杨俊先生主编的反映泸西文化的
书籍,他的专著(据说还有一部诗集《泸西漫歌》也将与《泸西记》
这本散文集一同推出)我还是第一次读到。他如一位深藏功与名
的“扫地僧”,多年来默默耕耘,沉静写作。这次他两部著作的
面世,既是他以“作家”身份的重要亮相,也是泸西县甚至红河
州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可喜可贺!
对于一位有情怀的作者来说,母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源头活水。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的创作中,杨俊先生一定
能写出更多感应时代脉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讲好“灵山
秀水,秘境阿庐”的好故事!
2025 年 8 月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弥勒市作家协会主席)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