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散文《泸西记》
P. 7

永宁乡的城子古村——这绝版的城池的前世今生有了全方位、深
层次的认识。从而真切地感到,它固守在新与旧之间,在永恒与
流动之间,在失落与得到之间。这是人类不可多得的遗产,至今
仍在滇南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庄严地延续着,令人无限景仰与钦佩。
彝族的祖先,就这样创造自己的家园,安放自己的身世,且一直
传了下来。人类的每一次驻足回望,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又找到了
他们的来路和大地。

      历史如同一道巨大的山峦,横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无言地
诉说着过往,展现着绵绵不绝的乡愁。《灵山秀水,至美泸西——
解读黄草洲湿地公园的人文价值》一文,是本书中最为厚重的篇
目之一。它描述了这方水土的历史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有点有面,视野开阔,神采飞扬,豪气充盈,地气十足。应该说,
它是杨俊先生写给家乡的一首情诗。在作者笔下,我们真切地看
到,记忆不是简单的记住和回忆,还是一种文化守望,除了与时
代共鸣之外,还要有精神超越,唯其如此,才能在记忆中显现出
历史的深度和人性的厚度,真正观照历史,穿越时空,展现事实
与精神,作者从自然风光到历史人文,由今溯古,再由古返今,
通过对当地地理和历史的勘察,捕捉历史与地域的独特风采,深
入观照其间勃郁浩荡的人文精神,运用艺术化的叙事手段,让尘
封的历史“活”了起来,还原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信念、审美和
生活欲求,让人可以品读到人文与自然相生的山野之趣,领略一
方水土的独特景致和文化气息,感受农耕文明与现代城镇风标汇
聚交融迸发的光彩。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浩浩泸川,退落为黄
草洲村前的一池湖水,还多少有点“矣邦池”的影子。水落山显,
旧时的山光水景,都随着“漏江”、随着“泸川”,永远地消逝了,
只留下几座断水残山和数十篇(首)明清以来文人墨客的精美诗
文,让后人遥想观瞻,梦里探寻。但我们和作者一样振奋:随着
泸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实力泸西、美丽泸西、幸福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