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菊畹村史
P. 86
原因存在,尚处于贫困境地。1986 年,按照我县当年人均经济纯收入
203 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尚有更多人属贫困。造成贫困的原因虽是多
方面,但经济(物质生活)或精神(精神生活)上的贫乏窘困才是真
正贫困。为此,县、乡政府把扶贫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并多年持之以
恒进行扶贫。
农村扶贫、农村两险、农民医疗,是三个相互关于农业、农村问
题的核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解决农村农民贫困问题,使
三者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一、扶贫。对贫困地区扶贫与对贫困户扶贫结合。贫困地区:由于
自然环境的客观因素存在,造成地区贫困或部分地区贫困。贫困户:
因自身原因如残疾、孤、寡户、智力等原因而造成生活贫困。贫困地
区、贫困户的存在是正常和普遍的现象。但自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
各个时期,一直在做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扶贫工作。
(一)对贫困地区扶贫。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原因造成
经济发展缓慢,使该地区大部分人民生活处在贫困线下。但党和政府
一直坚持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使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为
中心,以改善贫困地区(村)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
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安居
温饱工程、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等来进行扶贫。并从资金投入、技术投
入、技术帮扶上来解决存在问题。如建沼气池、节能灶,改厩、改厕,
解决人畜饮水、退耕还林、修建乡村道路等。例如在乡村道路上,从
箐门到烂泥箐、毕块、吉湾的四级公路及进村简易公路就属政府用扶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