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散文《泸西记》
P. 175
龙泉寺记
泸西,明清以来寺庙林立,这无疑彰显了此地往昔的人烟阜
盛与人文昌盛。翻阅泸西志书,果见其底蕴深厚。元明清三代,
泸西为广西路、广西府及广西直隶州的治所,下辖师宗、弥勒、
维摩(今丘北)等地。清雍正、乾隆时期,这里还设立钱局,代
京城铸造钱币,一时之间,“宝源既开,商旅络绎,车马辐辏,
百货杂陈,气象更新,俨称东南一都会焉”。
泸西凭借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成为区域“中枢”,社会经
济蓬勃发展。人们心怀向善之念,对宗教信仰虔诚有加,众多寺、
庙、庵、观便应运而生。据史书记载,仅县城及其周边面山,就
有“三庵”“六阁”“七寺”“八庙”。泸西“旧八景”之中,
大多也有寺庙点缀其中。诸如“钟秀清风”处有文庙、盘龙寺、
伏波将军庙与张继孟祠;“鹤岫浮青”中有白鹤观;“天马香泉”
旁有香泉寺;“东华积雪”有东华寺;“阿庐古洞”边有泸源寺;
“东寺晓钟”(又名“灵龟出匣”)处有广福寺;“翠屏秋水”
有八蜡寺;“桃笑玄天”有玄天阁……县城之外的乡镇、村社,
同样分布着山寺或土地庙,供民众敬奉朝拜。像普泽的普德庵(白
牛寺),百菊的紫芝庵,城子的玉皇阁,龙甸的土地庙等等。但
凡有香火缭绕的庙宇之地,大多林木葱茏,山水秀丽。因人们心
存敬畏,不敢肆意乱砍滥伐、随意放牧,故而营造出风光旖旎、
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泸西午街铺嵩灵山的龙泉寺,便是如此一
方之所在。
- 1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