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菊畹村史
P. 7

应赠乡评“修职佐郎”、例赠乡评“文林郎”之人,但到了 1949 年解

              放时,我村这个小山村,户少人少,一穷二白、缺文化(属文盲)、经


              济落后、居住简陋、交通闭塞、缺衣少药、粗放劳动、粮食单一,劳

              作和外出靠肩挑马驮,村民处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是典型的穷乡僻


              壤。

                    今天,菊畹村茂密的森林植被,把村打扮得地更绿天更蓝,从民

              国到新中国一代代菊畹村人爱植树、重护林,保护森林是村民的自我


              要求。

                  今天,菊畹村重文化、重科学,手机、家电、农机基本普及,出行


              车代步,机耕路连通到农耕地,运输用上了农机械。村中硬化道路平

              坦,路灯照明,出村水泥道路连接外界四面八方。用上了自来水(森

              林蓄水池提供的山泉和外引入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有了移动式卫


              生厕所,村已寻不到茅草房;砖混房、别墅增多,多所老式瓦房进行

              了改造更新,人居环境优良。人们无忧无虑不愁衣食,村民们容光焕

              发、满面春光、喜气洋洋。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现状。

                    今天,部分离村外出创业的村民,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起早贪

              黑、任劳任怨用汗水换来了业绩为家创收;也有人在县城建房、买房,


              又添一个城中新“家”。

                    今天,菊畹村民有轿车、微型车 92 辆 、农用汽车 2 辆、老年代


              步车 4 辆;农用三轮车 54 辆,中、微耕机 52 台、大拖拉机 2 辆、微

              播种机 32 台。



                                                     — 3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